但凡熟悉两晋南北朝历史的人,都会觉得这三百年像一场奇怪的梦。前一秒还是龙椅上的皇帝,下一秒可能就成了被抓起来的人;昨天还在朝堂上称兄道弟,今天就能拔刀打架。规矩这东西,在打仗的时候早就不重要了 —— 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敢杀太子,南朝宋的山阴公主敢向皇帝要三十个男人,连皇子们争位子都懒得装样子,直接提着刀冲进皇宫。
可是就在这乱得不像话的年月里,南燕那位平原公主,却像一根硬挺的玉簪子,硬是在历史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这位公主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很喜欢的女儿。慕容家本是鲜卑贵族,从小在马背上长大,男人个个会打仗,女人也大多会骑马射箭。可是平原公主不一样,她从小就爱往书房跑,《诗经》《礼记》背得很熟,连宫里的老学者都夸她“有读书人的样子”。
到了十四岁,模样长好了,皮肤很白,眼睛很亮,站在花丛里,连蝴蝶都围着她飞。慕容德非常宠爱她,宫里的好东西不停地往她院里送,可是她最喜欢的,还是那本翻旧了的《女诫》。
展开剩余79%那时候来求婚的人,多得能从王府门口排到城门口。有后赵的王子带着西域的夜明珠来,有北魏的将军骑着好马来介绍自己,可是慕容德一个都没答应。
后来皇后说起自己的侄子段丰,说这个小伙子不仅武艺好,还会写诗,慕容德才有点心动。亲自见面那天,段丰穿着白袍子,说话有礼貌,对答很好,慕容德一高兴,当场就把公主的玉佩给了他 —— 这在鲜卑习俗里,就是定亲的意思。
婚礼办得比国王登基还热闹。公主坐着金马车,段丰骑着白马在前面带路,街上的老百姓都爬墙看,说这俩人是“天生一对”。结婚后的日子,过得非常甜蜜。
段丰知道公主爱读书,所以特意在家里建了座藏书楼,每天办完公事就陪她看书;公主知道段丰练剑累,所以每天亲自炖了汤送到练武场。有一回段丰得了幅王羲之的真迹,连夜装好送给公主,公主竟然捧着看了一整夜,第二天眼睛都红了。
可是好日子就像春天的花,开得好看,谢得也快。段丰太厉害了,年纪轻轻就当了大将军,军中的威望非常高。有人开始嫉妒,在慕容德耳边说坏话:“段丰手里兵多,恐怕想造反啊。” 一开始慕容德只当没听见,可是架不住天天有人说,说得多了,心里就像扎了根刺。
有一天开会,甚至有大官拿出“证据”告段丰,说他私通北魏,要里应外合搞垮南燕。慕容德一拍桌子,吼道:“胡说八道!” 可是当天晚上,又有三个大官一起上书告他,连皇后的哥哥也掺和进来。
那段时间,公主总觉得段丰不对劲,回来得越来越晚,眉头皱得越来越紧。有一天夜里,段丰握着她的手说:“公主,要是有一天我不在了,你……”话没说完,就被公主捂住了嘴。她眼里有泪,说:“要是你敢走,我就跟你走。”段丰叹了口气,把她抱在怀里,一夜没睡。
没过多久,燕王府就来了命令,说段丰“通敌叛国”,要关进大牢。公主发疯一样冲向王府,跪在慕容德面前,头都磕破了,说:“父王!段丰不是那样的人,您信我!”慕容德背对着她,声音很哑:“我信他...可是我是燕王啊!”三天后,段丰就被秘密杀死了,尸体都没人收。
消息传到公主府时,她正在抄段丰写的诗。笔掉在纸上,墨团开了。她不哭也不闹,呆呆坐到天亮。侍女送来的饭菜,热了又热,一口没吃。三天后,她眼里的光彻底没了,像玉雕没了魂。
慕容德(这时已是皇帝)来看她,心疼得掉眼泪:“父皇给你找个好人家,忘了他吧。”公主突然抬头,声音冰冷:“好臣子不伺候两个君主,好女人不嫁两个丈夫。父王忘了书上的道理吗?”
慕容德(已是皇帝)没办法,只能硬来。他选的新女婿是世家的余炽。这个人脾气好,学问深,一直很喜欢公主。可是公主一听这名字,就把自己关在屋里,三天三夜不吃不喝。
慕容德没办法,只能用孝顺来逼她:“你要是不嫁,就是逼死父皇!”公主趴在地上,磕了三个头,说:“我嫁...可是求父皇让我写封信。”
用胭脂写的信,字里行间都是泪:“段郎,黄泉路上冷,我来陪你了。这辈子做不成夫妻,下辈子再做。”
嫁去余家那天,公主穿着红嫁衣,里面却缠了三层白布。余炽是个明白人,知道公主心里有别人,没逼她做夫妻,还特意把她的房间布置得跟公主以前住的一样。可是越是这样,公主心里越难过。
她看着墙上挂着的琴,想起以前和段丰一起弹琴的日子;看着窗外的柳树,想起段丰曾折柳枝给她编过花环。
结婚后第三天,按规矩要回娘家。前一天晚上,公主让侍女烧了热水,好好洗了个澡,换上了段丰最喜欢的那件素色裙子。侍女觉得不对,想守着她,可是她笑着说:“我累了,想好好睡一觉。”第二天一早,侍女推门进去,看见公主吊在房梁上,脸上有一点笑,手里紧紧抓着那封胭脂信。
消息传出去,整个南燕都震动了。老百姓不管认不认识,都往余家跑,有老太太哭着说:“多好的姑娘啊,怎么就没了!”下葬那天,送葬的队伍排了十几里长,有人拿着白花,有人烧纸钱,连街边的乞丐都对着棺材磕头。
余炽把自己关在公主住过的房间里,很久不出来。他看着公主没绣完的手帕,看着她翻过的书,觉得她好像还在。
后来有人说,平原公主太傻,为了个死人赔上自己的命。可是在那个连皇帝都不讲规矩的年代,她偏要守着那点“忠贞”,就像在狂风里抱着一根柱子,明知会被吹倒,还是不肯放手。她死的时候,年纪还很轻。
现在再翻开历史书,两晋南北朝的荒唐事多得堆成山,可是人们记住的,偏偏是这位守着规矩死去的公主。可能是因为,在那个规矩坏掉的时代,她用生命告诉我们:有些东西,就算碎了,也比没有强。
发布于:广东省富通优配-东莞股票配资-低息配资炒股网-配资实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